最新资讯
第四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举办
来源:
8月22日,由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联合主办,江苏省经信委、江苏省教育厅、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联合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决赛(以下简称大赛)及颁奖典礼在南京举办。
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江苏省副省长徐南平向大赛发来寄语。怀进鹏表示,软件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也是当今世界创新创业最活跃的领域。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我国软件产业创新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软件产业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正在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点行业。“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已经连续举办四届,赛题原型全部来自全国软件骨干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逐步走出了一条产教互动、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路子。未来,希望大赛在推进“互联网+”行动、激发和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和平台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晚,大赛颁奖典礼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隆重举行,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江苏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聂宏、江苏省经信委副主任龚怀进等行业主管部门领导、评审专家及来自国内软件骨干企业的代表出席了活动。
陈伟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赋予了我们更重要的历史使命。2014年,我国软件业实现销售收入3.7万亿元,增长20.2%。今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业销售收入已突破2万亿元,增长17.01%。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软件业发展活力得以彰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和重要。
陈伟认为,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软件定义系统,软件定义安全,进而定义世界,已经成为全球业界的共识。我们的时代正在由电力驱动机器步入软件驱动机器的新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审视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取得的发展成果,一方面为取得的成绩而欣喜,另一方面也要清晰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特别是高端人才的问题。从“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来看,我国软件业在2015年年末完成4万亿元的销售规模已无悬念,但是离“600万从业人员”的发展目标仍有近60万人的缺口。同时,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任务需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 GDP二到三倍的速度持续增长,这15%~20%的增长率也对软件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陈伟强调,软件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于能否把握产业发展的规律的实际需求,为产业发展量身定制,培育受企业欢迎的、能创造经济效益的人才。
据悉,本届大赛历时1年,共有来自31个省市及地区的2518支队伍积极参与。来自福州大学的“JinGangLang”以及来自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尚Wifi”代表队荣获本届大赛特等奖。本届大赛决赛期间,配套活动更加丰富、更具实效,在深化教产互动、产学融合、鼓励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除举办企业招聘会之外,大赛增设了创业投融资对接环节,为有创业意向的参赛队伍提供了对接投资机构的高效衔接平台。来自万马资本、和亨资本、毅达股份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苏瑞华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多位投资人争相担任赛队创业导师,5家投资机构与大赛7支优胜团队现场达成创业结对意向。
“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已成为折射软件产业发展新动态、反映软件产业发展新趋势的风向标。大赛的举办对保持软件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促进软件产业转型升级起到有力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及时把产业前沿技术、行业最新标准带到比赛中,加深教育者对新业态的深层理解,引导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产业发展的需求,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互动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