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互联网+工业”告别微笑曲线
来源:
无论是“互联网+工业”还是“工业4.0”+“工业互联网”,都强调除了物理系统(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之外,还要通过融合信息系统(计算机化、信息化、网络化),最终实现信息物理系统(智能化)。“互联网+工业”将有效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制造业对于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于缺乏自主品牌,缺少原创设计,我国制造业产品增加值极低。2011年年底,一份名为《捕捉Apple全球供应网络利润》的报告显示,每卖出一台iPhone,苹果公司独占其中58.5%的利润,Apple公司以外的美国从业者获得2.4%,中国大陆产业工人获得1.8%,欧洲获得1.8%,日本和中国台湾各获得0.5%。
按照微笑曲线理论,中国制造业主要处在“微笑曲线”中间区域的生产与制造环节,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获取少得可怜的利润。而有朝一日能够走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就是李克强总理心心念念的“走向中高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富士康开始在越南投资建厂,阿迪达斯和耐克也已将主要工厂从中国迁往东南亚地区。也就是说,停留在“微笑曲线”的中间都变得困难。
“互联网+”的来临正在颠覆传统制造业的分工体系,随着“互联网+工业”的发展,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将共同创造价值、共同传递价值、共同分享价值。这样一来,“互联网+工业”将对制造业“微笑曲线”这个价值链进行一次颠覆性的重塑。个性化定制把前端的研发设计交给了用户;用户直接向企业下达订单,也弱化了后端的销售,从而拉平“微笑曲线”,并重新结合成价值环。
在微笑曲线理论的分工模式下,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流程化管理,提供低成本的标准化产品,获取竞争优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互联网+工业”模式下,企业、客户及各利益方通过互联网,广泛地、深度地参与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等环节,客户得到个性化产品、定制化服务,企业获取了利润。
未来的工业体系中,将更多地通过互联网技术,以网络协同模式开展工业生产,以开发能够完全适应生产的产品,这种适应性将使企业在面对客户的需求变化时,能迅速、轻松地做出响应,并保证其生产具有竞争力,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制造业企业将不再自上而下地控制生产,不再从事单独的设计与研发环节,不再从事单独的生产与制造环节,也不再从事单独的营销与服务环节了。与之对应的是,制造企业从顾客需求开始,到接受订单、寻求生产合作、采购原材料、共同进行产品设计、制订生产计划以及付诸生产,整个环节都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彼此相互沟通,而信息会沿着原材料传递,指示必要的生产步骤,从而确保最终产品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这种生产制造的灵活程度无疑代表着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预示全球制造行业将迎来技术升级的激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