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2015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隆重发布 怀进鹏副部长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来源:
时间:2016-04-13 09:14:06
访问人数:1424
2016年4月9日,中国两 化融合服务联盟主办的两化深度融合与制造强国建设论坛——首届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发布会在深圳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怀进鹏副部长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深圳市人民政府高裕跃副秘书长到会致辞。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安筱鹏副司长、王建伟处长,全国副省级以上工信主管部门领导,有关中央企业集团、行业 协会负责同志,以及研究院所、典型企业和联盟会员单位代表等150余人参加会议。
怀 进鹏指出,通过分析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战略布局和实践,我国的两化融合在战略目标、发展理念、重点任务、推进方式方法上与发达国家是一致的。但我们处在 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交汇期,既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也要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亟需将战略目标和发展理念解构为可操作的重点任务、工作流程、问题要素及相应指 标,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建立问题导向型的两化融合实施路径,形成面向行业的共性解决方案,并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持续反馈和评估诊断来迭代优化,不断推动产 业向前发展。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作,探索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推广应用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将有力支持政府和行 业全面摸清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形成基于数据的精准施策和精准服务新模式。要鼓励和支持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等第三方机构建立和完善服务政府、服务行业 和服务企业的工作体系,形成“服务—反馈—优化”的工作机制,通过有效服务使企业自身认同两化融合的重要价值,自主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 帮助企业找准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两化融合发展重点、差异化路径和优势方向,从而更有效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企业新型能力。最后,怀进鹏提出了三点期望与要求:一 是坚定不移的加强战略选择,推动好两化深度融合发展,为中国制造提供有效的实施路径。二是要深入研究实施路径,推动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与评估诊断工 作,探索建立符合规律、具有优势的发展路径,切实提高企业的可持续竞争能力。三是鼓励提升企业主体的实践能力,政府和行业要坚持服务好企业,把企业示范引 领作为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将“盆景”变为“风景”,形成行业共性解决方案。
中 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秘书长周剑发布了2015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胡学同副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张宏年 副主任以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刘增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翟燕驹、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杨宝刚、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王立鼎等围绕两化融合评 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及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应用进行了经验分享。
“没 有度量就无法管理”,自2009年起,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和支持下,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地方省市、行业协会逐步探索形成了一套两化融合评 估引导体系,2013年《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发布。这套体系把企业的两化融合分为四个阶段: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和协 同创新,把集成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作为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的难点在集成,重点在集成,突破点在集成,要想取得更好成效也在 集成,这与近两年德国才提出的工业4.0对信息化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和判断是一致的,可以说“如出一辙”、“异曲同工”。工业4.0强调了纵向集成、横向 集成、端到端三方面集成,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则从与之相对应的企业管理、价值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三个维度更加指标化、定量化地明确了集成以及协同创新的重点 领域和路径。
目前,通过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参与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的企业已达56000余家次,本次发布的201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正是基于这些第一手的翔实数据形成,全面剖析了全国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发展重点、价值成效、特征模式及发展趋势。
2015 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显示,我国有49.8%的企业处于基础建设阶段(初级阶段),35.6%的企业处于单项应用阶段(中级阶段),11.7%的企 业进入综合集成阶段(高级阶段),2.9%的企业进入协同创新阶段(卓越阶段)。处于综合集成阶段(高级阶段)和协同创新阶段(卓越阶段)的企业比其他阶 段企业竞争力高出11.5%,经济社会效益高出10.8%。
企业互联网化转型在我国刚刚起步,企业互联网化指数仅为30.4,用户参与和组织创新是主要短板。智能制造就绪率仅为4.4%,初步具备条件探索推进智能制造(工业4.0)的企业比例不足5%。
各 省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呈现“沿海高、内陆低,南方高、北方低”的态势,集成互联水平呈现“中部高,南部高”的双高态势,智能制造就绪水平具有一定的区 域聚集性。与2014年相比,2015年电子、轻工、纺织等行业互联网化指数增长方面表现最为抢眼,增速超过10%;石化、医药等行业的智能制造就绪率提 升幅度最大,分别达到20.3%、21.6%。
“十 三五”是我国跨域两化融合“综合集成困境”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有53.2%处于单项应用阶段(中级阶段)的企业已经具备进入综合集成阶段(高级阶段)的 条件,完成阶段跃升后,两化融合绩效产出将进入集中显现期。两化融合将加速推动制造业价值链重构,预计2020年,离散行业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数据 互通的企业比例可达39.3%,远程在线服务的普及率将达到45.6%,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普及率将达到13.2%。两化融合驱动经济发展的动能进一步凸 显,典型行业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将取得重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