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进展情况
来源:
2014年起,全国范围内各类企业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第3号公告)开展贯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委员会和评定机构按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信〔2014〕564号)对贯标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及运行有效性进行评定。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共有3248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其中1702家企业为国家级贯标试点,占比52.4%;425家企业通过评定,占贯标企业总数的13.1%。
一、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进展情况
1.贯标企业行业覆盖面广
从行业分布来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覆盖了装备、消费品、原材料、电子信息、能源、服务业等六大行业门类,其中,装备、消费品、原材料行业贯标企业分布最为广泛,装备行业贯标企业占比高达33.8%,具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信息技术服务等服务类行业开展贯标的企业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在贯标企业总数的占比达到了5%。3248家贯标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详见图1。
从细分行业来看,3248家贯标企业涵盖了石化、钢铁、建材、有色、机械、汽车、船舶、航空、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电子、软件、通信、电力、采矿、建筑、服务业等共19个细分行业,其中机械行业贯标企业数量最多,为732家,占比22.5%。3248家贯标企业细分行业分布情况详见图2。
图1 3248家贯标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
图2 3248家贯标企业的细分行业分布情况
2.区域间贯标企业数量差异显著
全国31个省市企业均先后开展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随着贯标工作持续深入,各省市贯标企业数量形成了一定差距。其中,广东省贯标企业数量最多,达到696家,占贯标企业总数的21.4%,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浙江、北京、重庆贯标企业均超过100家,少数省份贯标企业数量尚未突破10家,如图3所示。
图3 3248家贯标企业的省市分布情况
从区域分布来看,58.8%的贯标企业来自华南和华东地区。其中,华南地区(包括广东、福建、广西和海南)贯标企业数量共961家,占比29.6%;华东地区(包括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和江西)贯标企业数量共948家,占比29.2%;华北地区(包括山东、北京、河北、天津、内蒙古和山西)贯标企业数量共578家,占比17.8%;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贯标企业数量共218家,占比6.7%;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河南和湖南)贯标企业数量共201家,占比6.2%;西北地区(包括陕西、宁夏、甘肃、新疆、新疆建设兵团和青海等)贯标企业数量共192家,占比5.9%;东北地区(包括辽宁、黑龙江和吉林)贯标企业数量仅150家,占比4.6%,如图4所示。
图4 3248家贯标企业的区域分布情况
3.不同规模的贯标企业数量分布相对均衡
从规模分布来看,各个规模的企业均在积极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不同规模的贯标企业数量分布相对均衡。其中,1000-5000人规模企业为1120家,占比34.5%;5000-10000人的大规模企业为367家,占比11.3%;1万人以上的超大规模企业为418家,占比12.9%;791家中型企业(300-1000人)开展贯标,占比24.3%;小型企业(300人以下)贯标数量为552家,占比17.0%。3248家贯标企业的规模分布情况详见图5。
图5 3248家贯标企业的规模分布情况
4.民营企业贯标积极性最高
从企业性质来看,3248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最高,共1054家,占比32.4%;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数量分别为950家和813家,占比分别为29.3%和25.0%;港澳台投资、外商投资以及其他性质企业占比分别为7.7%、4.4%和1.2%,如图6所示。
图6 3248家贯标企业的性质分布情况
5.不同两化融合发展阶段的企业均在积极开展贯标
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可分为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和创新突破由低到高四个阶段,其中,集成提升阶段是两化融合发展进入高水平阶段的重要标志。从企业两化融合发展阶段来看,3248家贯标企业中,48.5%处于起步建设和单项覆盖这两个低水平阶段,51.5%处于集成提升和创新突破这两个高水平阶段,数量各半,不同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企业均有建立完善两化融合管理机制、进一步打造提升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迫切需求,如图7所示。
图7 3248家贯标企业的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分布情况
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通过评定进展情况
1. 通过评定企业中装备行业占比最高
从行业分布来看,425家通过评定的企业覆盖装备、消费品、原材料、电子信息、能源、服务业等六大行业门类,其中,装备行业通过评定企业为129家,占比最高,达30.4%;其次是消费品行业,占比为27.3%;原材料、电子信息、能源、服务业等行业占比分别为19.5%、12.2%、7.1%、3.5%,如图8所示。
图8 425家通过评定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
与2015年相比,2016年装备行业新增通过评定企业数量排名第一,为67家;消费品行业紧随其后,新增通过评定企业数量60家;原材料、电子信息、能源和服务业新增通过评定企业数量分别为38家、31家、18家和11家。2015-2016年通过评定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详见图9。
图9 2015-2016年通过评定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
2016年,机械行业持续保持19个细分行业通过评定企业数量“排头兵”地位,占425家通过评定企业数量的18.8%。425家通过评定企业的细分行业分布情况详见图10。
图10 425家通过评定企业的细分行业分布情况
2. 通过评定企业区域聚集度高
从省市来看,425家通过评定企业相对集中分布在广东、江苏、福建、山东、安徽、浙江、北京等7个省份,广东省通过评定企业的数量最多,为74家,江苏、福建、山东、安徽、浙江、北京通过评定的企业均超过20家,7个省份通过评定企业占到了所有通过评定企业的66.8%,如图11。
图11 425家通过评定企业的省市分布情况
与2015年相比,2016年全国通过评定企业数量增长迅速,总体增长率达到了112.5%。其中,增长率达到150%以上的省份包括广东、福建、天津、江西、湖北、宁夏、浙江等;增长率达到100%以上的省份包括北京、陕西、安徽、重庆、湖南、海南等;增长率在50%以上的省份包括上海、山东、河北、江苏、黑龙江、四川、吉林、山西、新疆等;内蒙古、辽宁、云南、广西、河南等省份的增长率在20%以上。2015-2016年通过评定企业分省市增长情况详见表1。
表1 2015-2016年通过评定企业分省市增长情况
从区域来看,通过评定企业集中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和江西)通过评定企业最多,共135家,占比达31.8%;其次是华南地区(包括广东、福建、广西和海南),共117家企业通过评定,占比27.5%;西北地区(包括陕西、宁夏、新疆、新疆建设兵团)通过评定企业的数量为14家,占比3.3%,如图12所示。
图12 425家通过评定企业的区域分布情况
3. 企业规模越大评定通过率越高
从企业规模来看,425家通过评定企业中,大型企业(1000人以上)占比最高,为79.3%,其中,1000-5000人规模企业为194家,占比45.6%;5000-10000人大规模企业为61家,占比14.4%;1万人以上超大规模企业为82家,占比19.3%;中型企业(300-1000人)为70家,占比16.5%;小型企业(300人以下)为18家,占比4.2%,如图13所示。
图13 425家通过评定企业的规模分布情况
对不同规模企业的评定通过率[1]分析发现,评定通过率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提高。大型企业的评定通过率最高,为17.7%,其中,1000-5000人规模企业的评定通过率为17.3%,5000-10000人大规模企业的评定通过率为16.6%,1万人以上超大规模企业的评定通过率达19.6%;中型企业的评定通过率为8.8%;小型企业的评定通过率最低,仅为3.3%。不同规模企业的评定通过率情况详见图14。
图14 不同规模企业的评定通过率情况
4. 国有企业评定通过率最高
从企业性质来看,425家通过评定企业中,国有企业有180家,占比为42.4%;民营企业通过评定企业数量紧随其后,为152家,占比为35.8%;港澳台投资、外商投资及其他类型企业通过评定的企业比例共约21.8%,如图15所示。
图15 425家通过评定企业的性质分布情况
对不同性质企业的评定通过率分析发现,国有企业评定通过率最高,达18.9%,国有企业相对规范的管理基础、强有力的资源配置条件均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了相对良好的基础条件;民营企业评定通过率略低于其它性质企业,仅为14.4%,如图16所示。
图16 不同性质企业的评定通过率情况
5.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越高评定通过率越高
从企业两化融合发展阶段来看,425家通过评定的企业,除了1家企业处于起步建设阶段,其余全部处于单项覆盖及以上阶段。其中,55.5%通过评定企业处于集成提升及以上阶段,12.7%达到创新突破阶段。通过评定企业的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分布情况详见图17。
图17 425家通过评定企业的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分布情况
对不同两化融合发展阶段企业的评定通过率分析发现,创新突破、集成提升、单项覆盖、起步建设四个阶段企业的评定通过率依次为15.6%、13.7%、12.6%和1.2%,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越高,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通过率越高。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能够反映企业是否建立并有效运行了一套规范两化融合推进过程的管理机制,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则反映了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高低。不同两化融合发展阶段的企业,其两化融合水平向更高阶段的跃升,需要与该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宜和匹配的两化融合管理机制作为保障,两化融合管理机制与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螺旋式上升。不同发展阶段贯标企业已通过评定的比例分布情况详见图18。
图18 不同两化融合发展阶段企业的评定通过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