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大企业“双创”报告连载之路径篇
来源: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的指导下,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联合二十多家企业重磅推出《大企业“双创”——历史的启示,当下的需要》!全方位解读大企业“双创”的起源、地位、结构、路径、成效,以期为大企业开展“双创”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政府推动“双创”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全文共分5期发布,敬请关注!本报告将在2017中国两化融合大会上正式发布和解读。
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
编写单位: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一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中科新松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章 路径:核心之聚焦,潮流之所趋
第一节 核心要素: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
大企业“双创”操作层面,主要是围绕数据、技术、业务流程和组织变革四个核心要素,从组织(主体)、价值链(客体)、资源环境(空间)出发,不断推进四个核心要素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的过程。
数据。数据(信息)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数据(信息)的管理能力已成为现代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没有数据(信息)的加工能力,没有数据(信息)的快速反馈能力,没有数据(信息)的综合利用能力等,未来就会失去竞争力。随着数据(信息)更加全面、准确和动态,数据(信息)中潜在的关联和规则,日益成为组织生产、经营和决策的重要依据,甚至可能导致组织的管理架构和决策机制发生重大变化。
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创新最活跃、带动力最强、渗透性最广的,推动了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为其他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在组织层面,随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入推进技术的应用创新和集成创新,正在引发组织内部、产业链甚至全球范围资源优化配置方式的变革,研发创新、运营管理、市场服务、经营决策等方面的新理念、新模式层出不穷,为组织通过两化融合实现全局创新、整体提升提供了方法、手段和途径,是加速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业务流程。在数字经济时代,利用业务流程优化的手段来规范和提升管理水平,管理的首要原则应从以职能分工为主发展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围绕着业务流程所建立的组织,将具有更高的敏捷性和效益,同时也自然地呈现出扁平化、网络化特征。特别是互联网环境下的业务流程优化和再造,强调用户参与和持续改进,参与各方通过共建共享更加高效、透明、动态的业务流程,实现组织间实时在线的业务协作,可极大提高总体资源效率,大幅提升快速响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组织结构。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持续深化,用户参与、服务个性化、生产分散化逐渐成为市场和服务的新要求,“科层制管理”模式下金字塔式层级结构已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组织结构将朝着扁平化、柔性化、网状化和分权化的方向发展,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消费者之间边界日益模糊化,过去高度集中的决策中心组织将逐步转变为分散的多中心决策组织。企业需要引入新的管理思维和信息化手段,优化和重构现有业务流程,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管理上的职能协同,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壁垒,建立全新的基于业务流程的组织结构,更好地为用户创造价值,快速响应市场动态变化,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二节 推进路径:企业内、供应链、全社会
从大企业推进“双创”发展路径来看,共有企业内部整合、供应链整合、全社会协同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企业的发展重点、目标不同。
表4-1 大企业“双创”推进路径
资料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一、企业内部集成阶段
在企业内部集成阶段,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两化融合综合集成,促进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活动和过程的集成与互联。数据方面,重点加强跨业务领域或环节的数据开发利用,数据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和高度重视,成为核心资产。技术方面,以网络(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加强跨业务领域或环节的相关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支持相关资源全面整合和跨界优化利用。业务流程方面,关键在于加强跨业务领域或环节的流程重组,通过流程化打破业务壁垒、组织壁垒,实现价值创造过程的优化。组织结构方面,关键在于加强跨业务部门和管理层级的组织变革,涉及利益格局和职权的重新分配。
中信重工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优势,努力探索大中小企业联合实施双创的制度体系和经验。在数据方面,中信重工双创示范基地提出建设重装众创线上资源共享平台,建成后将为3000名创客或500个创新团队提供50万条行业研发知识、20万条产品运行分析数据、10万条产品仿真试验数据、1000台运算资源、30种专业设计分析软件、10套管理应用系统和统一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协作沟通平台。通过资源共享,数据优化利用促进信息集聚,为双创奠定基础。在技术方面,中信重工搭建了众创线上资源共享平台、重装众创线下实验与验证平台和重装众创成果孵化平台三大众创平台,推动创新资源共享与合作,促进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在业务流程方面,中信重工在管控模式进一步改革优化,探索由系统分工向板块分工+职能管理的转变。按照“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全球化配套”的发展思路,公司着力打造以总体设计、总装制造和试验验证为龙头,以核心系统和设备专业化研制为支撑,以社会化协作配套为依托的新型装备制造创新体系,充分带动社会各方的创新创业热情。在组织结构方面,中信重工成立以董事长为组长、总经理为副组长的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双创工作纳入董事长、总经理月度督办重点事项跟进落实。同时,以创客空间模式建立技术创客群、工人创客群、国际创客群和社会创客群四个层面创客团队,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的培养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成果转化与应用机制,涌现出一批“首席设计师”、“创新蓝领”和“金牌工人”,形成了人人有创新热情、处处有创新课题、事事有创新空间、个个有出彩机会的全员创新格局。
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一体两翼蝶变体系”为基础,围绕铸造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等,开展铸造产业链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在数据方面,共享装备搭建了项目众包、知识产权、全流程虚拟制造平台、标准库、专家库等线上创新平台,支持员工创新。员工可以通过创意/提案平台收集信息,交流思想,提出改进建议、发布创意等,针对好的建议或创意以创新项目的工作形式组织实施,每年筛选出优秀的提案在科技创新大会进行表彰奖励。在技术方面,共享装备围绕铸造产业链,从内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两个方向打造众创空间,公司正在建设的双创云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创客空间、共享研究、虚拟制造、共享铸造、共享检测、铸造3D打印、智能化服务、共享商城等模块,设立创意专区、开展众包业务(设计众包、检测众包等)、提供创客服务,为创客提供软件平台。在业务流程方面,一是开放自身创新创业资源,加速孵化创新企业。一方面依托自身在行业的竞争优势,在单一铸造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孵化了铸造配套的化工产品、模具、加工等5家企业,实现内部产业的延伸;另一方面,围绕铸造产业链的前端、后端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提供场地、技术、数据、人才支撑,孵化企业,创造创新创业机会,例如在前端废钢等原材料供给方面,公司成立了专门团队,提供供应链服务平台,为个体小微企业提供原料场地、采购标准等一条龙服务,已经先后孵化成功5家小微企业。二是拓展创新创业投融资渠道。持续加大专项研发经费的支持力度,平均每年开展200个以上内部创新项目,支持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在组织结构方面,共享装备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副总裁、总经理等9名核心领导为成员的双创示范基地领导小组,成立双创中心,配备专职人员,作为共享装备双创示范基地专职管理部门。同时,通过鼓励创新创业,发挥员工积极性。一是鼓励创新。搭建了项目众包、知识产权、全流程虚拟制造平台、标准库、专家库等线上创新平台,支持员工创新。员工可以通过创意/提案平台提出改进建议、发布创意等,每年提案/创意大于500项,针对好的建议或创意以创新项目的工作形式组织实施,每年筛选出优秀的提案在科技创新大会进行表彰奖励。二是支持创业。通过使企业组织小微化,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共享经营体”管理模式,将公司内部划分成380个市场化运作的“小微企业”,搭建员工岗位创业的新机制,体现了市场利益机制、责权利相统一、公司经营目标和经营体(员工)目标相统一的原则。小微企业采取“一制、一表、两卡”规范运行,通过独立核算、市场化运作,有效调动全员积极性,为全员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和平台。
二、供应链整合阶段
在供应链整合阶段,其重点是推进供应链企业间数据共享,实现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协同与配合。数据方面,关键在于实现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各主体之间的开放共享。技术方面,关键在于以网络(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加强跨企业主体、跨业务领域的创新融合,支持相关数据资源的实时协同和利用。业务流程方面,关键在于根据供应链上下游主体之间实现业务协同,实现基于供应链固定上下游主体间的实时响应。组织结构方面,面向供应链上下游创新管理方式,企业管理方式逐步扁平化、平台化。
荣事达电子电器公司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进入智能家居领域,打造“中国智能家居第一品牌”的发展战略。业务流程方面,一是明确产品方向,优选项目,广开创客之源。荣事达以“智能家居”产业链为中心,明确“社交客厅”、“懒人厨房”、“健康卧室”等十大智能家居生态圈产品体系,面向社会甄别和筛选创新创业项目,对于符合要求的项目吸收进入“双创中心”进行创意推进和加速新品产业化市场化。二是开放九大资源,精准投入,提高效率。荣事达基于自身成长经验,整合资金、品牌、信息、技术、管理、文化、人力资源、硬件和市场9大资源,根据创客需求精准投放,提高创业成功率。组织结构方面,一是建立了“创客入驻+退出”机制,并对创业成功项目开辟了集团收购、引入第三方投资者、上市退出等途径,进一步为创业团队配置高端创业创新资源,推动团队做大做强。二是建立创业项目的“合伙人制度+事业部制度”,将创业者和企业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一方面帮助创业团队快速度过初创期,进入稳定的发展期,一方面助力集团快速进入家电、建材、新能源等智能家居涵盖的产业,拓展发展空间、完善智能家居产品体系。开展“双创”以来,累计获得专利100余项(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5项,主导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截至目前,已成功立项20余个新项目,累积开发200余个新产品系列共计1000个品种,获得省级以上新产品认证20余项,新产品产值占企业年度产值的60%以上。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搭建三类平台,推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支持创业创新。一是搭建光电产业云共享支撑平台,致力于实现全国范围的资源中心的共享,面向光电产业企业、行业从业者提供创业辅导、产品设计、质量检测、市场开拓、管理咨询等服务,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会员增值服务、流量变现、平台分享等方式盈利。二是搭建“慧创云”公共服务平台,聚焦中小微创业创新企业、创客团队,采用以B2B为主,B2C+B2G为辅的商业模式,协同联合单位和合作伙伴,推动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资源开放共享,发展从创意到技术、从技术到产品和从产品到产业的多级孵化模式,为中小企业“双创”活动提供支持。三是打造“烽火创新谷”线下双创基地。由武汉市洪山区政府、烽火、高等院校共建,“产、学、研”有机结合,构建“创客群体—基底企业—行业龙头”生态链,帮助创新创业者“一站式”解决创意、资金、服务及成果转化问题。目前,“慧创云”注册企业2369家,近三年成功孵化企业24家,烽火创新谷已吸纳45家上下游企业和专业机构。
浪潮集团打造“公司+创客”的双创模式,推出百城万客的双创行动计划,致力于用大数据推动创业创新。数据方面,一是依托自身积累的50PB的数据储备,支持“公司+创客”模式,二是通过PPP方式与地方政府合作,在当地建设双创中心,将数据开放的项目化建设方式转化成服务化方式,实现脱敏后的政府数据提供给双创中心,支持各类创新应用的发展。技术方面,线上线下结合打造“双创”服务平台。一是线上建设浪潮大数据双创服务平台,包括“一个中心、四个平台”:大数据资源中心、大数据采集平台、大数据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大数据流通开放平台、大数据创客服务平台。二是线下建设创客中心,在全国建设了三十三家专业一流的科技创新型办公环境,全方位满足创业团队的办公需求。业务流程方面,一是探索出了“公司+创客”业务发展模式:即围绕数据生产-数据交易-数据应用的产业链条内,以支撑A创客(从事大数据应用开发)和B创客(从事大数据采集的创客)创新创业,形成完善的大数据双创生态。在“公司+创客”模式下,B创客采集的数据不仅能解决数据资源获取难的问题,也能为A创客提供技术支撑、营销支持,有效推动大数据相关应用的开发。
图4-1 浪潮集团“公司+创客”模式
二是完善大数据“双创”服务体系。按照入孵创客、企业不同需求,对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的服务客体分进行分类孵化,建立一套由“基地服务+创业辅导+技术服务+营销服务+融资服务”构成的五级孵化培育体系。同时充分利用各类资金渠道,成立大数据创投平台,加大资金投入。同时,承建国家级“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浪潮天元大数据将在该实验室中设立创客开放实验室并对外开放,创客能够共享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技术研究成果,将技术、项目、创意等在实验室进行孵化。组织结构方面,一是推动建立扁平化组织架构。顺应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网格化”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层级,在各地建立大数据创客中心,通过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大数据创客中心直接为大数据创客提供专业、详尽的服务内容,快速推动大数据创客的业务发展。二是鼓励员工自主创业。积极孵化外部创业企业的同时,鼓励员工自主创业、企业内部创业,集团公司根据项目需要提供资金、平台等资源支持,鼓励员工投资入股,与公司共成长。目前,浪潮成功孵化了标立得、爱城市网等多个A创客团队,培育了包括百分点、江苏运时、天天易期、青岛万众网络技术、重庆中交通信信息、云驾科技、云腾科技、东深科技、云听科技、深达尔科技等1353多个A创客企业,带动A创客实现营收超过4亿元。
科大讯飞通过搭建语音云开放平台,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数据及技术方面,科大讯飞语音云开放经过连续多年的扩建和升级,目前规划存储容量64PB,处理能力约为58万亿次/秒,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公有云之一。截止2017年3月,讯飞云平台日处理交互约32亿次,每日新增数据量超过100TB,总用户数超10 亿;注册开发者团队已突破30万,带动超百万人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进行双创活动。业务流程方面,一是成立了云平台事业部,负责讯飞云平台的规划、建设和运维,确保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资源的高可用性;同时针对开发者团队的需求和成长,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全力建设和维护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二是推动利用AI技术资源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支持家电、汽车、医疗、金融、便民服务等行业实现技术创新,发展智能产品。三是建设线下人工智能“双创”基地,推动“双创”工作高效开展。组织结构方面,先后成立了讯飞研究院(主要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智能语音及语言核心技术、人机交互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和大数据研究院(负责公司大数据技术能力的系统规划、大数据核心技术研究及应用支撑,推动公司大数据战略的落地),公司对研究院的扶持不遗余力,广聘英才、重金投入。科大讯飞采取对骨干人才实行股权激励政策,员工购房贴息,设置伯乐奖鼓励员工内推举荐优秀人才等手段,加强人才引进力度,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2016年公司引进核心技术及行业领先人才254人,核心岗位优先人才1016人,共开展培训600多场,培训44817人次。
三、社会化协同阶段
在社会协同阶段,主要任务为全面推动组织与社会各相关主体间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活动和过程的智能化和协同化,主要特点是“动态化”,相关活动和过程以网络化动态组织为主。数据方面,围绕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体系建设,加强以数据为新驱动要素的数据开发利用,切实发挥数据这一新驱动要素的发动机作用。技术方面,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加强推动相关技术和信息技术全面、深度的创新融合,信息物理系统成为有机整体,支持相关资源的动态平衡和实时优化。业务流程方面,按用户需求和价值创造要求,加强动态流程重组和价值网络的实时优化。组织结构方面,加强网络化动态组织管理模式,推动开放、协作和共享成为组织管理的基本形态。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着力打造“中航爱创客”创新创业平台,依托航空工业的技术、研发、设计、制造产业链配套等优势资源,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创业创新。在数据方面,搭建“航空+双创”生态圈,聚合内外部资源。通过中航爱创客平台汇聚“客户+资源+渠道+科技服务”等产业链优势资源,一是推动自身资源开放共享,与地方企业和创业团队共享航空工业的通用技术、民用产品和研发设计、原型制造与测试试验能力,二是面向全社会广泛汇聚创新资讯与创意、创业项目,聚集深度合作的创投资本与科技人才。在技术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资源汇聚与流动。初步构建了“三大平台、一批中心”的业务拓展模式。在线上,利用互联网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优势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构建“互联网+开放创新+研发协同+智能制造”为一体的三大平台,包括中航爱创客网络平台、电子设计云平台、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在线下,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全力建设发展10个双创基地。在业务流程方面,发挥社会合力,推动联合创新创业。一是以自身先进技术、研发、产业链配套优势资源为依托,联合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提供商业策划、管理咨询、技术辅导、市场营销、资本对接等创业服务,支持创业团队、中小企业等开展创新创业。二是设立创新创业基金。联合包括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国有投资公司以及民间资本等全社会资本,筹建面向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投基金,定向扶持新兴产业化项目培育。在组织结构方面,探索市场化机制创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按照创新发展的规律,着力构建市场化的体制机制,通过灵活配置创新创业要素、激发创新创业主体活力,解放生产力。一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施股权多元化、参股不控股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二是探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鼓励管理层、技术团队出资入股、核心高管股权期权奖励,实施市场化的薪酬体系。三是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工程”,与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设立联合技术中心等形式,共同开展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爱创客网络平台2015年3月上线运营以来,注册用户超过36 万,汇聚科技资讯3万余条、日均用户访问量达3.8万,总访问量超过800万,上线航空工业优质航空技术资源(解密)1万余项,成功举办首届航空工业创新创业大赛,收到来自103个成员单位的839个创新创业项目,吸引10余家投资机构参与、近100万社会人士关注。
阿里巴巴秉承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创新创业的巨大孕育孵化与内生动力优势,紧紧围绕核心电商、阿里云、蚂蚁金服、农村电商、菜鸟驿站、钉钉等多业务模式,构建互联网企业双创大平台,探索形成阿里巴巴独具特色的“双生态驱动”的“大平台、多模式、富生态”双创新模式。一是着力全面布局阿里巴巴创新中心。以创新中心为载体,汇聚阿里巴巴集团科技、商业、人才、生态资源,整合输出云栖小镇、阿里云创客+基地以及阿里百川孵化基地的运营模式,构建广大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和创业团队协同创新的大生态。截止2017年5月底,阿里巴巴集团已在全球部署133个创新中心,覆盖中国28个主要城市以及美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创新中心平台累计为超过1600家的创业企业提供免费云资源扶持,通过平台为创业企业实现融资额超过8.5亿元人民币。二是着力推动实施农村淘宝培育工程。依托淘宝电子商务平台,实施“千县万村”项目计划,培养农村电商带头人和农村淘宝村小二,建设县域青年电商创业孵化中心等。目前农村淘宝已在全国29个省落地、开业近700个县级服务中心、3万余个村,培养农村淘宝村小二和淘帮手5万余名,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和精准扶贫探索了一条新路径。三是着力拓展创业创新投融资渠道。依托蚂蚁金服平台,积极推动为小微企业创业融资贷款、农民创业贷款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服务。目前蚂蚁金服已经为500多万家小微创业创新企业提供贷款超过8000亿,为超过4000万农村用户提供互联网化的信贷服务,为超过28000名农村淘宝电商创业者提供了超过12亿的专项资金支持。推出的互联网推进器计划,已与400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帮助他们向新金融升级。四是着力开展菜鸟校园驿站项目。以菜鸟网络为平台,加快推广菜鸟校园驿站,搭建校园智慧物流和创业孵化平台。截止2017年5月,菜鸟校园驿站已覆盖全国1500余所高校,与上百所高校达成校企战略合作共建双创联盟基地,全年服务2400万师生用户。联合高校和品牌企业共同搭建企业创新孵化基地,已帮助800多个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发展,提供了10万余个勤工助学机会。五是着力打造企业办公沟通协同平台。针对初创型企业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办公信息化突出诉求,打造“钉钉”移动办公沟通协同多端平台,供众多创业企业免费试用,使其以较低成本跨入高效的移动办公时代。截至目前,钉钉已免费服务超过300万家企业和组织,在全国举办了八场巡回峰会。下一步,钉钉还将实现推动各行各业最优秀工作方式的协同共享。目前,阿里巴巴集团持续为超过5亿消费者提供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物流等多样服务。旗下各业务平台支持超过创业人数超过1000万人,包括为数百万大学生和年轻人提供创业机会。仅零售商业生态,已累计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超过3300万,超1200万人开店创业。其中,女性店主超600万,残疾人店主超16万人。
(作者: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张健、李潇、夏宜君;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俞章法;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杨军;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潘保春;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张傲;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徐宏伟;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方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储国松;阿里巴巴集团 马铁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