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大企业“双创”报告连载之成效篇
来源: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的指导下,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联合二十多家企业重磅推出《大企业“双创”——历史的启示,当下的需要》!全方位解读大企业“双创”的起源、地位、结构、路径、成效,以期为大企业开展“双创”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政府推动“双创”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全文共分5期发布,敬请关注!本报告将在2017中国两化融合大会上正式发布和解读。
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
编写单位: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一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中科新松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章 成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第一节 自上而下,因势利导的规则
一、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战略部署
(一)保驾护航,营造“双创”发展良好环境
2014年9月以来,国务院发布了20多个文件支持“双创”发展,2015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双创”既是小微企业生存之路,又是大企业繁荣兴盛之道。10月再次强调,“在消费领域,中国‘互联网+’创新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今后在工业和制造业领域,也要把‘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和‘双创’紧密结合起来。这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2016年5月1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总体定位就是把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双创”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改善供给,释放新的发展动能,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表5-1 国务院关于促进“双创”相关政策汇总
表5-2 各部委关于促进“双创”相关政策汇总
(二)路径指引,发布大企业“双创”系列报告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方向指引、典型引路。工业和信息化部广泛征集全社会大企业“双创”典型经验和做法,并加强宣传推广,强化路径指引。2016年4月,向全国31个省和15个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19家全国性行业协会、26家大型央企等,征集了200多个大企业“双创”相关案例材料,编写并印发了《大企业“双创”典型经验案例集》,分行业遴选出40个大企业“双创”典型经验和主要做法的实践案例。2016年7月,围绕《指导意见》的宣贯工作,面向全国再次征集了典型案例,发布了《大企业“双创”典型模式白皮书》。2016年8月,指导发布了《重点领域大企业“双创”概貌(2016)》,总结并反映了当前我国制造业开展“双创”方面的现状、问题和趋势,揭示了进一步推进的方法和路径。
(三)典型引路,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做法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认识,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会议、媒体等方式,以宣传大企业“双创”为重点,加强《指导意见》的宣传推广,以试点示范加强典型引路,在更广区域、更高水平激发制造业“双创”活力。2016年4月召开大企业“双创”电视电话会,交流大企业“双创”典型经验,部署下一步工作,切实发挥大企业“双创”的标杆效应和示范效应,加速企业体质增效和转型升级。2016年9月举办省部级干部“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专题研讨班,马凯副总理出席开班式并作重要讲话。会议交流并展示了大企业开展“双创”的典型做法。2016年8月,指导举办中国两化融合大会,其中,分会场以“双创”引领发展新模式高峰论坛为主体,交流了制造业“双创”的典型经验和做法。2016年10月,依托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面向制造业“双创”、工业大数据、工业云、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信息物理系统等共计遴选和支持了15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其中,面向制造业“双创”项目共3家,分别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12月举办“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厅局级研修班,交流并现场考察了我国制造业龙头企业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大企业“双创”等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成果。2017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培训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深化各地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认识,推进大企业“双创”等相关工作落地见效。目前,已有13个省市着手开展培训工作。同时,2016年至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指导在四川、新疆、浙江、河南、广东、上海、山东、福建、安徽、山西等10余个省份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深度行活动。
二、各地区相关工作
各地政府把“双创”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举措,以大众创业稳增长,以万众创新优增长,通过设立支持发展众创空间专项资金和大众创业扶持优化资金优化“双创”发展环境,坚持把“双创”与改革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相结合,不断完善体制机制、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就业政策,通过“双创”带动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完善政策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发布以来,安徽、福建、四川、广东等超过10个省份围绕推进“双创”工作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天津、河北、浙江、河南、广东、海南、宁夏、武汉等25个地方出台了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对大企业“双创”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表5-3 部分省市关于推动“双创”工作重要政策汇总表
(二)搭建“双创”平台
部分地区通过支持搭建“双创”平台推动“双创”工作快速发展。广东省、山西省、河北省、青海省等10余个省市出台了促进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基地等“双创”平台的政策文件。广东省首创“互联网+”小镇。出台《广东省“互联网+”小镇创建工作方案》,2016年,遴选首批18家省级“互联网+”小镇,推动产业链、资本链、技术链、服务链向“互联网+”小镇集聚,打造互联网经济发展载体。下达2250万元支持“互联网+”小镇建设。举办2期“互联网+”专题培训,培训首批18个“互联网+”小镇申报单位和各地经信主管部门负责人。2016年,全省18家小镇互联网产值新增1714亿元,达到3879亿元,增长79.2%。新增互联网企业574家、达2499家,其中产值超10亿企业37家,集聚了华为终端、腾讯微信、网易、酷狗、UC等互联网骨干企业。建立IT研发机构的企业达到903家,新增“双创”平台56个、达到170个。河南省济源市加强“双创”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建设“新愚公众创空间”,吸引支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服务型企业入驻,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技术资源和配套设施服务。广西省南宁市抓住双创“蓄能期”这一发展机遇,成立“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坚持中关村发展理念和标准,把双创基地定位于面向东盟、辐射中南西南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中关村模式下的协同创新在线对话、主题交流以及圆桌论坛,给广西本土企业带来与来自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的代表面对面学习、交流、洽谈合作的机会。山东省日照市积极搭建双创平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2016年,全市新增创业实体3.65万户,带动就业10万余人。截至2017年2月,日照市共建立各级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园区)18处,入驻企业5042家,全市省级创业示范平台达3处。安徽省亳州市大力推进创业创新平台建设,不仅有市政府投资建设的亳州筑梦社区、亳州青年创客空间2个市级创业创新平台,还有各县区建立的创业产业园、电商产业园等创业平台。截至2017年4月,亳州筑梦社区已签约创业企业282家,其中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17家,青年学子创办的企业98家;亳州青年创客空间已入驻企业78家,其中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30家,青年学子创办的企业10家。
(三)开展试点示范
部分省市通过试点示范支持“双创”发展。天津市在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等方向选树一批试点示范企业(项目),带动行业和区域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江苏省深度挖掘遴选50家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案例,编制成册在全省推广。研究制定全省重点骨干企业“双创”平台示范工程创建方案,组织开展重点骨干企业“双创”平台创建。河南省开展“互联网+”工业创新示范,累计认定省级示范企业52家,探索发展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制造企业组织和生产方式变革,形成一批典型案例。河北省2017年将重点围绕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集成化应用等方向,培育30个“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项目。山东省从其白色家电产业优势出发,依托大企业家电产业园成立多个小城市培育试点,如南村家电产业园。通过家电电子产业区、配套产业园、仓储物流园等多维园区的建设,做大创新创业基地,做强家电产业链。浙江省开展“三名”企业试点培育工作,已先后遴选60余家企业作为省级试点。试点企业全面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造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四大创新”,将建设智能工厂、无人车间,实现装备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高度融合作为其发展目标。湖北省着力推进“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发展,预计到2020年,将打造100家省级制造业“双创”试点企业。全面鼓励大企业整合自身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支持员工进行内部创新创业,建设创客空间、创业孵化、融资投资等各类“双创”平台。同时,积极推进中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建设,培育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服务平台,打造制造业互联网“双创”新生态。
(四)举办“双创”相关活动
部分省市通过举办“双创”大赛,或组织开展系列交流研讨会,推进典型模式与做法的宣传推广。江苏省举办“i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2016年,共有1000多个项目报名参赛,共举办了25场巡回路演,6场分地区培训。总决赛超过10万人在线收看网络直播,达到良好宣传效果。开展2016年度互联网十大风云和新锐人物评选活动,通过活动宣传江苏互联网企业家,在省内营造互联网经济发展良好氛围。河北省联合各市政府举办13场“河北省‘互联网+’制造业市县行活动暨‘大智移云’发展趋势报告会”,优势企业作制造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典型案例分享。山东省在中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中举办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双创”分论坛,参会人员超过1000人,通过网络直播收看的超过1.4万人。安徽省注重基于互联网的大企业“双创”平台建设的典型案例挖掘,总结推广“荣事达模式”,得到国务院、工信部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重要批示。2016年12月15日,举办全国大企业“双创”现场交流会暨2016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深度行(安徽站)。新疆自治区通过创办一系列大型活动,不断加大“双创”工作的影响力,包括自治区云计算供需对接会,并举办了自治区智能制造高峰会、自治区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发展大会和自治区“双创”大会等。陕西省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和产业优势,举办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暨创青春新农人与青年电商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将纳入创新项目库给予优先支持或推荐进入中国青年双创板西部中心。同时,参赛企业也将获得落地区域的政策、资金支持,享受一系列优惠服务。浙江省通过“2017浙江省科技活动周”和“双创力量看‘浙’里—2017浙江省双创成果展”等一系列宣传、展示活动,推动其以民营经济和“互联网+”为特色的创业创新生态体系建设。甘肃省通过加大政策解读宣传,营造良好“双创”氛围。通过召开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讨交流推进会,举办甘肃省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甘肃省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营造全民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
(五)完善发展环境
部分省市通过强化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发展、加强金融、财税支持等手段,推动“双创”工作。天津市、海南市、安徽省等近20个省市出台了完善“双创”税收、财政、融资等政策的相关文件。吉林省利用长光卫星等企业建立的“双创”平台,引进软通动力等互联网企业和相关专业人才团队,联合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院校,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20期、1930人次,开展创业者和专业技能人才培育237期、3万人次。贵州省推动大数据金融服务提速升级,成立全国第一家从事数据资产投资业务的大数据投资机构——贵阳数据投行有限公司,对合作方的数据资产进行登记确权,评估赋值,形成数据资产包,提供给双创企业使用,并开展基于数据资产的创新金融服务。甘肃省整合利用部门财政专项资金1.2亿元,鼓励和支持地方加快“双创”工作。甘肃省财政设立创业带动就业扶持基金7000万元,重点对返乡创业示范县、国家级和省级创业型城市和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等给予扶持;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5000万元,重点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平台建设、师资培训培养和扶持自主创业等。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着力优化双创融资环境,计划从2016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设立1亿元双创发展专项基金,成立2亿元产业引导基金,设立1亿元的风险资金池,助推“双创”发展。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形成具有全国示范性的“梯形融资模式”,辐射1.5万余家在孵科技型企业。截至2016年,成都高新区已聚集金融类机构800余家,利用政府与金融机构联合开发的各类政策性融资产品,累计为1200余家次企业提供融资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以扶持政策为手段,累计引导金融机构为3500家次企业提供融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培育上市企业2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03家。
第二节 星罗棋布,数据画出的“双创”
目前,大企业“双创”的主要措施为:第一,普及应用平台。各行业、各省推广普及“双创”平台和工业云平台。第二,各行业、各省开展实行新模式,包括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等。
“双创”已经成为大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激发企业自身创新活力的关键举措和完善创新体系的有效手段。截止2017年第2季度,制造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60.0%,大企业将“双创”与本企业所处行业领域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据国资委数据显示,中央企业已建成各类互联网“双创”平台110个,聚集科技服务机构数超过1200个,实现在线化的仪器设备、技术成果等创新资源超过17万个。在工程机械、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重点行业开展远程在线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网络精准营销的企业分别占21%,13.6%和8.6%。文教、汽车、家具、专用设备等行业实现个性化定制的企业比例分别达到15%、9.2%、8.1%和7%。
一、“双创”战略布局逐步深入,“双创”各项工作加速快跑
截至2017年第2季度,我国“双创”平台和新模式应用率都出现了加速增长的趋势,平台应用总体水平较高,并且增长速度较快,制造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60.0%,比上季度提高了15.83%,同时,“双创”平台的普及率在各行业基本达到50%左右水平,在全国半数以上的省份普及率都达到50%以上,无论是从行业还是从区域的普及率均超过其他指标。工业云平台应用率为38.3%,比上季度提高了4.64%,在各省和各行业应用率低于“双创”平台普及率,优于三类新模式应用比例,仍存在较大上升潜力,如图5-1。
图5-1 全国“双创”应用情况
企业应用比例低的模式增速更快,三类新模式拉近距离。其中实现网络化协同企业应用比例为31.0%,比上季度增长2.99%,开展服务型制造的企业应用比例为24.3%,比上季度增长8.97%,开展个性化定制的企业应用比例为7.3%,比上季度增长8.96%,三类新模式应用比例均低于两类平台普及应用水平,其中比例较低的两类新模式企业应用比例增速较快,超过了工业云平台应用率的增速,三类新模式企业应用比例拉近距离。
“双创”平台和工业云平台的普及应用率是其他新模式应用的基础,一方面,平台应用更具有普适性,对于大部分企业都有应用可能,而新模式的行业针对性更强,另一方面,部分新模式的应用是建立在平台应用的基础之上,在时间上存在先后应用顺序,因此,企业普及应用平台比例均高于企业应用三类新模式比例。
二、电子信息行业发展领先,行业间差距并不悬殊
电子信息行业是两类平台普及率最高的行业,也是三类新模式企业比例最高的行业。在“双创”平台领域,电子信息行业普及率达到了56.6%,而装备、消费品及原材料行业的普及率也能够达到50%左右。在工业云平台领域,各行业之间的差距较“双创”平台差距增大,但仍不悬殊。
三类新模式下,各行业企业比例比两类平台低,但是行业间的差距依然不大,各行业中网络化协同企业比例和个性化定制企业比例差距在5%和1%左右,服务型制造差距稍大,消费品行业企业比例比电子信息企业比例低接10%。
图5-2 各行业规上企业“双创”的平台应用
三、“双创”挂钩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与平台应用关系密切
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的地区“双创”推进程度更深入,山东省在双创各项指标中均进入前三位,浙江、江苏、广东三省在“双创”推进中的各项工作皆取得较好成绩,在“双创”平台普及、工业云平台应用中均能达到50%左右的比例,而在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和个性化定制的比例也占据了前位。
各地区在平台应用方面差异较大,在新模式应用方面差异更加悬殊,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最高的山东省(70.0%)是普及率最低的黑龙江省(28.6%)的两倍以上,而工业云平台应用率最高的浙江省(54.5%)也是应用率最低的青海省(17.7%)的三倍以上。而在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和个性化定制三项工作中,各地区之间差距更加悬殊,最高省份和最低省份的差距达到了11倍、11倍和5倍。
三类新模式在企业中的比例依赖于两类平台普及应用水平,各省开展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型制造的企业应用比例与工业云平台应用率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平台普及应用有助于推动企业网络化、服务化、个性化发展。
图5-3 各地区企业“双创”中平台与新模式的关系
(作者: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张健、李潇、夏宜君)
【完】
【全文见《大企业双创——历史的启示,当下的需要》】
第一章 起源:变革中求突破,竞争中寻发展
第二章 地位:时代的弄潮儿,“双创”的主力军
第三章 结构:内涵的维度,外延的空间
第四章 路径:核心之聚焦,潮流之所趋
第五章 成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