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知识
2015年运营商信息化拓展三大关键词:行业云 大数据 公司化
来源:
2015年即将过去,又到了年终回眸的时候了。2015年,我国三大运营商紧紧抓住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契机,在社会信息化中加快拓展步伐,ICT等转型业务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持续上升,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大力发展行业信息化也将是运营商未来几年的主攻方向。从2015年运营商的行业信息化业务发展以及通信展、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展会内容来看,运营商的行业信息化拓展主要聚焦三大关键词:行业云、大数据、公司化。记者认为,运营商未来在这三个方面仍会持续加力。
“云、管、端+集成+应用”
协同推进行业信息化发展
自今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互联网+”在全社会火了起来。如何利用“互联网+”战略落地契机推动自身业务发展,是运营商非常难得的机遇。对运营商来说,最具有差异化优势的资源莫过于宽带网络资源、云计算数据中心资源,这些资源也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基石,是整个信息社会的基石。
目前,中国电信在原有全国骨干网络的基础上,打造了一张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高速互联专网,实现全网业务的快速开通部署、数据中心间流量的高速互访和用户业务流量的灵活调度,可以为产业链的云和大数据提供更专业的承载。中国电信构建了全国最大的“8+2+X”云战略布局,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东南、华南和西南8个区域;在贵州和内蒙古建设南北两大超级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国联通拥有12大云数据中心,云数据中心直连北京China169骨干核心,实现基地区域辐射周边省及热点城市,最大程度覆盖用户群。该12大云数据中心协同服务,可广泛承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服务。中国移动构建了4大集团直管数据中心和N个云资源池的布局。中国移动目前已在31个省(区市)建设运营数据中心,63座数据中心即将入驻。
如何实现基础资源的价值?除了向BAT等互联网企业出租基础资源外,运营商还大力向各行业推介“行业云”,打造“云、管、端+集成+应用”整体协同的解决方案。显然,通过这样的解决方案,运营商的基础资源的价值得到体现,也能很好地拉动终端业务和系统集成业务增长。因此,在2015年,我们看到了运营商行业云遍地开花:政务云、旅游云、交通云、医疗云、教育云、工业云、环保云等。或许这些应用再加上“互联网+”、智慧城市的大帽子,变成“互联网+政务”、“互联网+旅游”、“互联网+交通”以及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环保等。无论是什么形式,核心是通过云管等资源协同,通过云化的平台支撑,抓住行业企业用户的痛点向他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拉动终端的增长、流量的增长、ICT服务收入的增长。
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电信副总经理陈忠岳明确指出,基于电信优质的光纤宽带网络和4G移动网络,通过专业云服务平台推动医疗等行业的互联网化,是中国电信在“互联网+”和万物互联时代转型的重要方向。
试水大数据应用
为开发数据资源金矿积累经验
有专家认为,未来大数据是比石油还珍贵的“金矿”。尽管涉及公众隐私和信息安全问题,但大数据产业的未来仍然被看好。目前,运营商一方面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自身营销精准度,另一方面开始试水大数据应用,为未来大发展积累经验。中国移动还在浙江省成立了大数据中心试点运营。从2015年通信展以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展示内容看,目前运营商的大数据应用主要是面向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领域,比如在旅游观光区或者其他人群密集场所进行大数据分析,以便政府部门制定紧急预案,疏散人群。
在通信展上,中国移动在“智慧城市”板块展示了大数据应用服务。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发生后,中国移动很快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滨海人口离津占比、每日出行分布图以及绝大多数滨海民众在使用App订餐。苗圩部长盛赞道:“利用手机对活动人群进行定位,并以此作出大数据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参考,准确且及时,这是好事!”中国电信也展示了针对旅游景点的大数据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什么时间段去哪个景点的人最多,以便景区提前做好相应服务。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移动的大数据平台更是火爆。作为中国移动大数据运营的试点,浙江移动已于今年9月成立了大数据中心,目前相关应用已惠及社会管理、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例如,针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人流聚集安全事件,浙江移动与浙江省政法委合建了“大数据辅助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防控平台”。该平台可通过对手机用户通信行为的分析,及时发布监控区域内的人员流量数据分析结果。“它既可实时获得特定区域内的人员数量,智能判断事件类型并向有关部门发出警示,也可以通过短信对指定区域人群定向发送拥堵及疏导通知,提高疏散效率。”目前,该平台已成功应用于旅游、交通、民生等行业,特别是在节假日的景点人流控制、景区安全维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认可。此外,中国移动大数据平台还能根据手机客户群体特征、习惯等数据的分析,帮助政府完成更高效的城市规划;在信息服务行业,大数据平台通过偏好、位置等海量数据的汇总分析,可为客户提供更贴合需求的信息服务。据悉,为做好信息安全保护,浙江移动针对数据申请和开放建立了严格的多部门协同审批监管机制,并通过建立数据安全网关、采取加密等技术手段和措施,确保在系统层面把住数据安全最后一道关卡。
尝试公司化运营
探索创新更好的体制机制
近年来在汽车信息化领域快速成长的中国联通,今年下半年成立了专注于汽车信息化领域拓展的子公司——联通智网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7000万元,总部设在北京,分别在东北区、华东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西北区设置区域分公司,形成对全国汽车行业客户服务的全覆盖。与此相对应,中国联通8月份与飞驰镁物(北京)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重点瞄准车联网方向。中国联通副总经理姜正新曾公开表示,中国联通将打造专业化的队伍,成立专门的公司,基于网络基础设施、IT基础设施,从平台建设运营到服务体系,整合产业链资源,为汽车厂商提供端到端的服务。
可见,对于集团客户业务中成熟的市场,中国联通正尝试通过公司化运营加快业务的布局和发展速度,破解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联通相关人士表示,对后续逐步成熟的行业应用细分市场,比如教育行业、医疗行业,中国联通或许还将以子公司的新方式深入拓展。
成立子公司进行公司化运营成效如何,尚待市场检验,但至少表明中国联通正在努力探索更好的体制机制发展行业信息化。专家认为,运营商传统的层级结构让集团客户部门决策流程太长,市场响应偏慢,也因此错过了不少机会。当初滴滴公司找位置服务合作伙伴时最先找的是拥有位置服务基地的中国移动,但由于决策流程太长等原因没能形成合作。因此,运营商拓展新兴业务离不开配套的创新体制机制,比如成立专业子公司、进行相应授权等,以更好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开展集团客户市场的专业化运营,已经成为推动运营商行业信息化事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向行业领域的拓展,目前中国移动已经成立政企客户分公司,完成了车联网、教育、医疗健康三大产业的布局。中国电信成立了交通、物流、教育、制造、医疗、旅游、金融、安全等八大行业信息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