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知识
杨学山:“互联网+”将引发信息社会哪些变化
来源:
“预计2018年全球将整体进入信息社会,中国也将在2020年基本完成工业化任务,整体进入信息社会第一阶段。”12月26日,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15年会暨“未来已来:信息社会的理念与实践创新”研讨会发布的《未来已来:“互联网+”的重构与创新》对全球与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测评分析。
“预计2018年全球将整体进入信息社会,中国也将在2020年基本完成工业化任务,整体进入信息社会第一阶段。”12月26日,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15年会暨“未来已来:信息社会的理念与实践创新”研讨会发布的《未来已来:“互联网+”的重构与创新》对全球与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测评分析。
这是该论坛自2013年以来第三次发布的年度报告。报告认为,中国正处在一个多重转型叠加的特殊时期,每一种转型都要面对利益的调整、制度的重构、模式的转化,理论、策略、方法甚至思维习惯都要相应改变。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阐述了信息社会推进过程中的一些趋势。杨学山认为,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超级垄断和细分市场多元化将共存。
在杨学山看来,观察信息社会的趋势需要重新理解融合的概念。信息社会的推进仅靠信息技术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略工业技术,它是不可或缺的,依然起着重要作用。
“在技术融合的背景下,商业模式的变化可能是最快的。”杨学山说。在他看来,目前信息获取和发布的环境完全变了,几乎是免费,这必然加速商业模式的变化。推动社会的前进需要利益的力量,也就是商业模式。
与此同时,杨学山认为,大众技术是已经成熟的技术。由于应用滞后于技术的发展,但是有些好技术的应用遇到了暂时性的天花板。未来确实已来,但是真正走向新的社会形态的技术结合仍未到来,还仍需要大力发展。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杨健认为,在向云、大数据、物联网等转换的时代背景下,未来网络消费的需求将快速上升,同时消费对于品质的要求也将快速提升。伴随新经济业态的发展,基础设施未来也将变化,比如计算设施、云、电子验证等。共享经济的路径探索将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基于对计算、传输、连接和数据的描述背景,未来的信息社会将有三个变化。首先,信息从单向到互动。其次,从规模制造转为社会制造未来十年内可能完成。再次,机器(如物联网)产生的‘知识’再过25年可能超过人类。”中国科学院网络经济和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预计。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陈禹认为,信息社会的发展可能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突出表现是重新分工。与此同时,信息社会也引起交易成本发展变化。比如有些网络诈骗现象频发,就是由于交易成本低。“对于信息社会引发的变化,对人的需求的研究非常重要,如此才能更好培养未来社会的精英和管理者,促进社会进步。”
浙江大学电子服务研究中心主任陈德人建议,除了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融合,包括农业技术在内的其他技术的融合也很重要。与此同时,信息社会已经融入到文化里面,除了对技术融合本身的关注外,未来在信息社会中还要加强对信息文化的关注。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认为,未来十年是产品实现互联网化的十年。目前除了产品本身还不够互联网化,供应链、设计、服务方式等也不够共享,这些都是信息社会下商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未来三到五年将是游戏化的互联网产品发展的时期。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共享,也将迎来机遇。与此同时,从消极的数据管理向积极的大数据应用的转变,最终实现精准决策,也将是一个趋势。”袁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