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知识
新时期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战略定位
来源:
2016年8月26日,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在2016中国两化融合大会上发布了《2016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成果报告》,描绘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咨询服务发展情况,基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应用成果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企业新型能力和管理创新的趋势与特征,剖析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对第三方咨询服务带来的变革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结果的采信价值,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进展、成效及价值的全面展示。 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将分十三期对《2016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成果报告》进行连载,本期内容为“新时期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战略定位”。
一、推进两化融合是复杂系统工程,亟需形成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的系统化新理论和新方法
图1 新时期推进两化融合是复杂系统工程
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产业应用迅猛发展,引发制造业生态体系深度重构,用户主导、分布式生产、个性化服务等正在成为新要求、新趋势。新形势下,企业推进两化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把握信息化的发展规律、特征和路径,也要把握工业化的发展规律、特征和路径,涉及要素、技术、管理等多层次全方位的融合。在要素层面,要激发数据(信息、知识)这种新生产要素的增长潜能,加快数据(信息、知识)要素与技术、管理、劳动力、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的互动创新和有机融合,优化要素供给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技术(产品)层面,要通过信息技术(产品)向传统技术(产品)的渗透,扩充传统技术(产品)的应用领域和价值空间;通过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创新融合发展,颠覆传统技术(产品)生态体系,重构形成更加开放、协同的新型技术(产品)生产体系。在管理(组织)层面,要推动基于数据(信息、知识)的信息化时代分工协作体系与基于技术(产品)的工业化时代分工协作体系的融合,以用户为中心建立组织功能单元虚拟化、组织要素分散化、组织形式弹性化、组织决策多中心的价值网络,以最程度满足用户需求,快速响应市场动态变化。
企业统筹推进要素、技术、管理等的全方位融合,要从战略目标、发展理念、主要任务、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和优化调整,是一个规模庞大、参与者众多、关系繁杂的复杂问题,任务环节脱节或者不匹配,都难以取得成效。我国企业按照传统的理论和方式推进两化融合,着眼点偏重于局部环节和技术这一单一要素,对于两化融合的系统性、整体性、复杂性、以及相关要素和环节之间的关联性考虑不足,不利于两化融合这一复杂系统工程的切实推进和成效显现。当前亟需结合信息时代发展需求,充分考虑两化融合的发展特征,探索形成推进两化融合的系统化新理论和新方法,实现两化融合推进方式从关注局部向统筹全局转变,从单纯强调技术向全要素协同管理和创新转变,从仅关注方向和结果向关注过程管理延伸。
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探索符合信息时代发展规律的制造业管理新模式
图2 产业变革过程中的管理模式创新
技术进步在引发产业变革的同时,总是伴随着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变革。19世纪美国成为制造强国时,诞生了以福特制流水线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20世纪日本成为制造强国时,诞生了以丰田制精益管理为代表的经典管理理论。在当前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变革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中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同样也需要自己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借鉴以往成熟管理体系做法,通过总结提炼几十年来我国广大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规律和方法,形成的一套规范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管理机制和方法,充分吸收了互联网时代制造业发展的新理念、新要素、新规律,对新时期企业两化融合的内涵和外涵作出了创新性阐释,对企业两化融合工作的推进机制和管理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相关要求主要围绕企业两化融合往哪走、做什么、怎么做三个核心问题提出——一是往哪儿走,企业应围绕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等的识别与获取,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以准确定位两化融合工作的方向、衡量两化融合工作的成效;二是做什么,企业应面向新型能力打造,围绕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四个要素的有效互动与协同,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以明确两化融合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过程,确保拟打造的新型能力有效获取;三是怎么做,企业应从可持续竞争优势、领导作用、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改进等方面形成管理机制,以确保企业两化融合管理机制的闭环可靠和有效运转。
图3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对我国两化融合发展规律进行凝练与提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数据、技术、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互动创新和持续改进的机制,可为企业战略执行和闭环管控提供可执行、易操作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明确了一套系统引导企业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路径,可作为信息化条件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方法,有效指导企业战略转型、组织变革、生产方式和服务模式转变。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新时期我国制造业管理理论的积极探索与创新,众多企业将互联网时代制造业发展的新理论、新任务、新方法、新举措融入到贯标达标工作之中,正在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带动我国加速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
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日益成为我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
图4 制造强国相关战略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工作部署
2013年以来,全国近3300家企业开展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普及推广的市场化机制逐步形成,其在企业战略转型、组织变革、管理创新、技术融合和竞争力提升方面的应用成效日益彰显,在国际交流中日益得到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相关领域的认可。
随着《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的发布和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普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积极培育众创设计、网络众包、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完善产业链,打造新型制造体系”。《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组织实施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加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建立组织管理新模式”。《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完善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和标准建设推广行动”列为首要行动,并明确提出“到2018年,形成一套完整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10000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1500余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60000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形成以管理标准促创新、促转型、促发展的新格局”。
围绕国家相关战略部署,要加快研制融入了互联网时代企业发展新理论、新基础、新体系、新模式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以及适用于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的配套方法、工具和模型,构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普及推广的良好生态环境,推动基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中国管理模式形成和全面普及,引领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大幅提高,带动我国第三方咨询服务水平和能力提升,切实服务于我国制造强国建设。